醒醒!AI编程工具压根不是给程序员的,而是给每一个想“偷懒”的你
前面给大家介绍过很多AI编程工具,Claude code、codebuddy、Trae等等。 大家可能会想,AI编程工具?我又不是程序员,这东西跟我有啥关系?。 我想说不是的,大家每个人都用得上。 AI编程工具早已不是程序员的专属,它更应该被看作是我们每个人的“效率放大器”。 AI编程工具应该成为我们每个人电脑上必备的软件。无论是IDE、命令行工具还是什么,我们都不应该把它当成什么编程工具,应该当做一个效率工具。我们不需要会编程,会写代码,我们只需要清晰地表达清楚我们的需求是什么,让AI给我们解决就好。 接下来,我会用4个案例,跟大家说,我在日常工作是怎么用AI编程工具的: 一句话,将PDF批量转换为高清图片。 一句话,将上百张照片按“时间地点”智能重命名。 一个指令,实现文章图片自动上传云端并替换链接。 一次提问,让AI带你读懂软件的底层代码逻辑。 格式转换,比如pdf转成图片。 比如,我们现在下载到的发票大部分都是pdf格式,但是我们在保险理赔或者其他场景的时候,需要上传图片格式。这个时候,我们把pdf打开,一个个截图那可真是麻烦死了。 当然,网上有各种工具,那我们要不就得...
GLM-4.6 + Claude Code实战:从入门配置,到一个差点翻车的项目
最近苦于在dify上去做一些MVP验证时,相对来说非常麻烦的问题,比如数据分析报告的生成。 因为在我的理解看来,对于数据表这种结构化数据,现阶段大模型其实并不擅长处理,他擅长处理的反而是非结构化的数据。所以现阶段来说,生成数据分析报告,肯定是需要提前加工好数据的,就是对原始数据做好数据透视,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分析报告生成的准确性。 但是类似这汇总分析场景,使用dify的做MVP验证的话,就相对来说比较麻烦一些。因为这涉及到提前设计一些数据分析的脚本,来进行数据透视。相对来说,类似Claude code这种本地的AI Agent或者Trae这种AI IDE,做这件事情就非常擅长了。 不同的工具,有自己擅长的事情,而我们,要找到对自己最有利的工具,并且要用好它。 今天想给大家介绍下我最近经常用的claude code。当然今天主要就是简单地介绍下他的使用方式,深入使用,还是得在具体的业务场景。 1. Claude Code安装及配置Claude Code 安装这里我默认大家都已经安装了nodejs,如果没有安装的话,请大家去下面的网址下载安装下。 Node.js — Run ...
你的 RAG 还在“垃圾进,垃圾出”?我用这套流程,把“废料”文档变成了黄金知识库
最近大家关注Dify的进展的话,应该知道它的版本更新直接从1.8.0—>2.0.1了。跨越了一个大的版本。它本次的主要更新就在于知识库构建的知识流水线。 我认为Dify2.0以后的知识流水线会极大地降低了构建知识库的门槛,未来也许能高效处理 80% 的相对标准的文档。 但是,仍然会有20%,还是要依赖于我们人来手动处理。 我们都知道,现阶段来说,对于知识库,仍然是一个垃圾进垃圾出的状态,因此,在构建知识库之前我们需要对知识文档做很多的预处理。 今天这篇文章的分享,其实也是想给大家分享下我们自己手工处理文档的数据清洗思路。 1. RAG知识库的瓶颈知识库的质量不取决于模型,而取决于“垃圾进,垃圾出”的铁律。真正的瓶颈是ETL(抽取、转换、加载)过程,尤其是从非结构化源文档到结构化知识块(Chunks)的转换过程。 我们每个公司其实私有的数据量,私有的文档是非常庞大的,而它的内容又是千奇百怪的。针对一个合同,就可能有几十几百种格式,所以指望一套流程来完成这个非结构化源文档到RAG知识库的转变基本是不可能的。 我们如果想偷懒直接将某个文档上传到RAG知识库,就希望他回答的10...
我如何将一个Dify周报助手,从Demo迭代到生产可用(附踩坑经验)
整理十几个人的周报,是不是特烦人? 我也烦,所以我用Dify搞了个自动化助手,从一个时不时抽风的玩具,迭代成了能在生产环境稳定跑的周报助理。 这篇文章主要就是记录下这个周报助理达到生产可用的过程和 几个问题的解决方法: 当模型输出不稳定时,别死磕Prompt,用“代码节点”这种确定性的方法才是王道。 不会写代码?没关系,现在AI就是你最好的程序员,我教你怎么让它给你打工。 工作流里那些意想不到的“小坑”(比如超时、渲染失败),怎么提前规避掉。 如果你也想把手里的 Agent 从 Demo 搞成真能用的东西,这篇文章的经验,你绝对能直接拿去用。下面,咱们就从头盘一盘这个“打怪升级”的过程。 1. 从0-1,先让Agent跑起来再说第一版,搭个简版大家可以看到第一个版本相对比较简单,就是一个判断节点+两个LLM节点。 因为初始版本只是想快速验证是否可行。 当然,一定是可行的,因为我自己拿着历史大家提交的原始版本和整理后的版本,反复迭代了一版提示词, 这个提示词有两个,本周的提示词和下周的提示词,并且将提示词在最好的模型上验证过(记得脱敏的,大家可千万别随便拿自己的数据去外面瞎搞...
我用AI开发Dify工具,意外发现一个“邪修”法门:让它自己对答案
1. 引子最近在做了一个邮件通知的小助手,这个dify工作流非常非常的简单,如下图所示,一个Agent的mcp查询节点,一个格式转换节点,一个邮件发送节点。 但是碰到了一个问题,就是受限于内部模型的能力,在react模式下调用mcp服务进行查询时,如果查询的数据量一旦超过10条,直接就会缺失非常多的数据。 但是如果使用其他模型,则不会出现这种问题。 所以最初,是想着下一个版本的优化,将Agent查询节点修改为http请求。又要有个但是,出现的问题是,不知道是什么原因,在内部使用这个http请求节点的时候,永远都是网络不通,而其实服务器和这个查询服务的地址是特意开通了的,使用代码访问就完全没问题。 所以最后的的方案就是继续让开发同志搞一个查询工具出来(因为之前碰到过邮件插件不好使的时候,开发同学也是这么干的)。 但是我感觉这事儿,根源还是得让运维同志解决。哈哈。 当然,这个点,也是我们今天这个事儿的起源。 后来开发同学实在是有点忙,而我呢,又着急用,所以就让开发同学给我个案例(邮件的那个)我看看复杂不,能用AI干不,我一看,这不是Python嘛,还就一个文件,AI应该比较擅长啊。...
保姆级教程:手把手教你用Dify实现完美多轮对话(附Chatflow和提示词)
在这篇文章里,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是如何一步步建立一个问答助手Demo的经历。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挑战,但同时也找到了解决办法,希望能给正在尝试类似项目的朋友们带来一点帮助和启发。 关键词:Dify 智能助手 记忆 多轮问答 1. 初版Demo创建应用首先,我们打开Dify,选择创建空白应用,随意取一个名字,创建一个chatflow。 创建应用后,打开界面如下,则直接就是 开始—–>大模型——>直接回复。 按照常规思路,很显现,现在需要一个知识库,比如用于回答公司内部的政策。所以我们需要加一个知识库节点。 ok,现在按照顺序,明显我们需要开始准备知识库了。 知识库的简单说明_一个问答助手,能不能准确的回复用户的问题,主要在于3个方面_: 知识库是不是构建的相对比较好,比如分块逻辑,块大小,检索逻辑等等。 LLM节点的提示词写的是不是足够好,足够稳定。 是不是很好的能理解用户的问题。 首先,构建知识库的时候,不要寄希望于丢几个 PDF 给嵌入模型,就可以有很好的效果。 比如我有一个PDF文件,我先实验了一下直接导入行不行,选择知识库—新建知识库—选择上传...
保险产品推荐
最近业务提了一个保险产品推荐的需求。但是其实业务并不知道如何让AI来做,也不知道AI能做到什么程度。 只是简单地在需求里面写了有车无房推荐车险,已婚未育,推荐xx医疗险。 和业务反复聊了好几轮,其实他们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。 迫于无奈,只能基于自己对医疗险的简单理解,做了一个小小的demo出来引导他们的思路。 Demo实现Demo的实现,主要是基于Dify。 知识库准备虽然仅仅是个demo,开始的时候还是希望业务提供一些产品的条款,但是反复拉扯多次,没有拿到,也可能是因为代理业务刚刚开始,没有也是正常。 最后很无奈,只能自己搞一些假数据出来。 就使用父子分段的方式,将假数据,直接导入了知识库。 工作流搭建这个demo工作流建立的背景主要有以下几点: 这个产品推荐的Agent后续计划主要面向的是公司的销售人员或者说代理人。 暂不考虑直接面向客户,所以相对来说,不需要考虑太多业务上的风险,因为代理人可以进行人为筛选或者说复核。 因为是Demo,所以没必要投入太多时间。 通过上图可以看到,这个Demo工作流总共有两个LLM节点,一个知识库检索节点。他的整体运行逻辑如下: 信息收...
“如果不是AI,我肯定搞不定”:我用Vercel重构个人博客,顺手实现了“图片一键搬家”
最近又捡起来了我的博客,上次更新还是3年以前了,哈哈。 原来我的博客是使用hexo+github搭建的。hexo用于生成静态页面,github用于保存静态页面的代码,再通过阿里云的域名解析到github项目地址。 原来的搭建思路可以查看hexo-next | 吏部侍郎; https://www.qianshu.wang/posts/a3a69e9b/ 因为最近总是听到别人说vercel,所以就想着自己也试试用它来展示博客,想到就开始干了。 1. 安装hexo当然,hexo的安装是非常简单的,但是对于我们非技术人员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门槛,不过我们参考官网的步骤,基本都可以一次成功,如果失败了,那八成是由于win电脑的各种环境变量问题。 详细的步骤,我们可以参考hexo官网的详细使用教程。 https://hexo.io/zh-cn/docs/ 主要是准备好node.js环境和git工具。当然我们也可以首先看下自己有没有安装这两个东西,首先我们可以点击开始菜单,右键选择终端管理员。 node --version// 分别输入npm --version 如果正确输出了...
当产品经理开始AI编程(二):从一次失败的重构中领悟的AI协作之道
因为最开始的提示词插件版本在小屏上展示很不友好,所以起了重构UI的心思。 **我以为这只是一个简单的UI美化任务,最多一两天就能搞定。没想到,这个‘小念头’却把我拖入了一场持续2周的重构深渊 **。 大家应该还记得我们第一版的UI提示词展示的时候,非常大,占位置,因为他是一个卡片的形式。 大家也可以看下 当产品经理开始AI编程:一个提示词插件的诞生记与我的AI协作心得 回忆下。 从头铁硬改到灵魂拷问第一回合:AI大力出奇迹?结果BUG遍地 比如Deepseek设计的一版: 当然Gemini也设计过很多版本。但是实际执行时,我会发现,Trae改出来的UI, **会导致大量的功能性BUG,甚至页面都打不开 **。 这个时候,我感觉到了不对,我只是重构了下UI或者说CSS,怎么会导致功能不可用呢?而且我已经在提示词里面加了最小化修改等等的要求。 第二回合:问题在AI,还是在我?难道是我没有找到Trae的正确打开方式吗? 所以这个时候,我就开始让Gemini开启了DeepResearch模式,来研究...
当产品经理拿起AI“代码笔”:一个提示词插件的诞生记与我的AI协作心得
消失差不多快三周了,去干什么了呢。去搞AI编程了。就纯粹的迷上了AI编程的成就感。 起因是,看到自己关注的一个博主@云舒,发了一篇公众号文章,讲述他的AI编程过程,他做了一个提示词管理的插件出来,我也就突然想,我之前一直做的都是使用大模型做一个网页,让他最多也就是使用html画一个产品的原型出来,实际其实并没有尝试过AI编程做一个东西出来。 作为一个立志要懂业务和技术的AI产品来说,这怎么能行呢。我需要知道AI编程能做什么,能不能做出来,只看别人写的是不够的。 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。 因此说干就干,从6月9号开始,到6月22号结束,工作日每天晚上干3个小时,周末了就多干一会,终于也搞了一个提示词浏览器插件出来。 核心功能: 提示词的增删改查。 大模型对话网站输入框快速唤醒提示词搜索框。 云端同步。 本次开发使用的AI: Trae(80%的工作),量大管饱还便宜,最主要支持国内付款(PS:600次,我现在只剩40次,走了太多弯路)。 Gemini(18%的工作),写需求,联合Trae一起排查解决问题。 Deepseek(2%的工作),搞了几个页面设计...